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新大纲
|
|
整理自:学苑教育集团 2009-2-11 11:20:29 |
2009年的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新大纲终于出版上市了,学苑教育集团第一时间对法学综合新大纲做了解析,纵观新大纲,变化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,变化最大的有两点:一是强调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,二是在民法部分中,物权法出台了,应该说,这两部分的变化是合理和科学的。我们特将这些变化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。
法理学 |
|
新大纲 |
旧大纲 |
第一章 |
法的概念与本质 |
法学导论 |
第二章 |
法的要素 |
法的概念 |
第三章 |
法的产生、发展与历史类型 |
法的要素 |
第四章 |
法的价值 |
法的渊源和效力 |
第五章 |
法的渊源与效力 |
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|
第六章 |
法律关系 |
法治现代化和法治国家 |
第七章 |
法律行为 |
权利和义务 |
第八章 |
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|
法律行为 |
第九章 |
法律责任 |
法律关系 |
第十章 |
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 |
法律责任 |
第十一章 |
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 |
法的作用 |
第十二章 |
中国社会主义经法与经济、文化和社会 |
法的价值 |
第十三章 |
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 |
法的运行 |
第十四章 |
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|
法律体系 |
|
|
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|
|
|
法与经济 |
|
|
法与政治 |
|
|
法与道德 |
|
|
法与科技 |
|
|
|
中国法制史 |
|
新大纲 |
旧大纲 |
第一章 |
先秦时期的法律制度 |
先秦时期的法律制度 |
第二章 |
秦代法律制度 |
秦朝法律制度 |
第三章 |
汉代法律制度 |
汉朝法律制度 |
第四章 |
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法律制度 |
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法律制度 |
第五章 |
隋唐法律制度 |
隋唐法律制度 |
第六章 |
宋元法律制度 |
宋元法律制度 |
第七章 |
明代法律制度 |
明代法律制度 |
第八章 |
清代法律制度 |
清代法律制度 |
第九章 |
清末法律制度的变革 |
清末法律制度的变革 |
第十章 |
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|
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|
宪法 |
|
新大纲 |
旧大纲 |
第一章 |
宪法基本理论 |
宪法基本理论 |
第二章 |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 |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 |
第三章 |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|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|
第四章 |
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|
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|
第五章 |
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|
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|
第六章 |
国家机构 |
国家机构 |
刑法 |
|
新大纲 |
旧大纲 |
第一章 |
刑法概述 |
刑法概述 |
第二章 |
刑法的基本原则 |
刑法的基本原则 |
第三章 |
刑法的效力范围 |
刑法的效力范围 |
第四章 |
犯罪与刑事责任 |
犯罪与刑事责任 |
第五章 |
犯罪客体 |
犯罪客体 |
第六章 |
犯罪客观方面 |
犯罪客观方面 |
第七章 |
犯罪主体 |
犯罪主体 |
第八章 |
犯罪主观方面 |
犯罪主观方面 |
第九章 |
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|
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|
第十章 |
共同犯罪 |
共同犯罪 |
第十一章 |
罪数形态 |
罪数形态 |
第十二章 |
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|
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|
第十三章 |
刑罚概述 |
刑罚概述 |
第十四章 |
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|
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|
第十五章 |
刑罚裁量 |
刑罚裁量 |
第十六章 |
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 |
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 |
第十七章 |
刑罚各论概述 |
刑罚各论概述 |
第十八章 |
危害国家安全罪 |
危害国家安全罪 |
第十九章 |
危害公共安全罪 |
危害公共安全罪 |
第二十章 |
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|
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|
第二十一章 |
侵犯公民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罪 |
侵犯公民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罪 |
第二十二章 |
侵犯财产罪 |
侵犯财产罪 |
第二十三章 |
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|
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|
第二十四章 |
危害国防利益罪 |
危害国防利益罪 |
第二十五章 |
贪污贿赂罪 |
贪污贿赂罪 |
第二十六章 |
渎职罪 |
渎职罪 |
第二十七章 |
军人违反职责罪 |
军人违反职责罪 |
民法 |
|
新大纲 |
旧大纲 |
第一章 |
民法概述 |
民法概论 |
第二章 |
自然人 |
自然人 |
第三章 |
法人 |
法人 |
第四章 |
民事法律行为 |
民事法律行为 |
第五章 |
代理 |
代理 |
第六章 |
人身权 |
人身权 |
第七章 |
物权和物权法概述 |
物权 |
第八章 |
所有权 |
所有权 |
第九章 |
用益物权 |
共有 |
第十章 |
担保物权 |
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|
第十一章 |
债的一般原理 |
相邻关系 |
第十二章 |
合同法总论 |
他物权 |
第十三章 |
合同法分论 |
债的一般理论 |
第十四章 |
知识产权概述 |
合同法总论 |
第十五章 |
著作权法 |
合同法分论 |
第十六章 |
专利法 |
知识产权概述 |
第十七章 |
商标权 |
著作权法 |
第十八章 |
继承和继承法概述 |
专利法 |
第十九章 |
法定继承 |
商标权 |
第二十章 |
遗嘱继承和遗赠 |
继承法概述 |
第二十一章 |
遗产的处理 |
法定继承 |
第二十二章 |
侵权民事责任概述 |
遗嘱继承和遗赠 |
第二十三章 |
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|
遗产的处理 |
第二十四章 |
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|
侵权民事责任概述 |
第二十五章 |
诉讼时效 |
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|
第二十六章 |
|
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|
第二十七章 |
|
诉讼时效 |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